專家中心
EXPERT TEAM趙善廷
德國醫學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后稷學者”特聘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享受陜西省“三秦人才”特殊津貼,四川省“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國家林草局元寶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德國留學工作近20年,師從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德國院士、德國研究最高獎Leibnitz獎獲得者Michael Frotscher教授,曾任德國弗萊堡大學助理教授、漢堡大學研究員和蘭州大學“萃英學者”特聘教授。長期從事醫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腦發育的分子和細胞機制、學習記憶的原理等生命科學前沿和熱點問題,近年來致力于元寶楓油和中藥對老年性疾病特別是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和腦中風等的防治作用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項目。獲得省部級獎勵3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開發元寶楓油和中藥產品5款(包括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和特醫食品)。趙善廷,德國醫學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后稷學者”特聘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享受陜西省“三秦人才”特殊津貼,四川省“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國家林草局元寶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德國留學工作近20年,師從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德國院士、德國研究最高獎Leibnitz獎獲得者Michael Frotscher教授,曾任德國弗萊堡大學助理教授、漢堡大學研究員和蘭州大學“萃英學者”特聘教授。長期從事醫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腦發育的分子和細胞機制、學習記憶的原理等生命科學前沿和熱點問題,近年來致力于元寶楓油和中藥對老年性疾病特別是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和腦中風等的防治作用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項目。獲得省部級獎勵3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開發元寶楓油和中藥產品5款(包括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和特醫食品)。
羅軍
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中國奶業協會奶山羊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羊遺傳改良計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家畜品種資源委員會羊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山羊學會中國區主任,亞澳奶山羊協作網主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陜西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等3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編或副主編出版著作10部;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技推廣獎二等獎2項。
舒國偉
陜西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陜西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陜西省特殊食品生產工藝審查專家、陜西省奶山羊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陜西關中奶山羊產業集群省級專家,陜西奶山羊產業技術創新與發展聯盟羊乳加工崗位專家,陜西科技大學學術骨干、校羊乳科技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益生菌應用及功能性乳制品開發。2020年、2017年和2013年均獲得了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1項,排名第二2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二)等省部級及廳局級獎勵11項,出版譯著《特種乳技術手冊》和《乳品中生物活性物質功能與應用》2部和《羊乳科普知識問答》。
徐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博士,西北大學訪問學者,陜西省微生物學會會員。 主持省教育廳項目2項,陜西科技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橫向項目5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國家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陜西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十余項;授權專利3項。SCI文章5篇、核心文章20多篇。
陳合
教授三級,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陜西省“三秦人才、陜西省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奶山羊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省科技廳乳品加工首席工程師、咸陽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陜西省應急管理專家庫成員。先后擔任陜西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陜西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陜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陜西省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先后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輕工聯合會科學技術二等獎、陜西省發明專利技術一等獎、咸陽市科學技術一等獎、西安市科學技術三等獎、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陜西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部分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出版國家統編教材《生物工程設備》1部、譯著《特種乳技術手冊》、《乳品中生物活性物質功能與應用》2部、專著2部,獲批授權羊乳及益生菌菌粉制備和應用方面的發明專利25件,其中13件已轉讓至企業,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Drying Technology”“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農業工程學院”及“食品科學”等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2篇(三大檢索收錄100篇)。
張富新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現任陜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陜西省奶山羊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羊奶加工崗位科學家,陜西省現代羊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獲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1項,陜西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陜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在羊奶產品開發方面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羊奶方面科技論文130余篇,編著出版學術專著5部。致力于羊奶產品的開發利用工作,對羊奶的營養特性和加工特性進行了深入系統地研究,解決了制約羊奶產品開發方面的許多技術難題,開發了液態羊奶、羊奶酪、羊酸奶及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功能性羊奶等系列羊奶新產品20多個,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奶山羊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做出來突出貢獻。
呂嘉櫪
陜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食品、生物、發酵等專業的教學、科研及研究生指導工作。 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三項。主編出版《食品微生物學》、《微生物學》等教材和專著八部,發表教學研究論文七篇,科研學術論文百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微生物,包括食品微生物、發酵微生物、食品生物技術等領域,并在乳酸菌與益生菌、益生菌乳制品、功能性食品及發酵調味品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參與"十一五"和"十五"國明專利四項。獲國家級及省部廳級鑒定驗收的項目六項。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
宋宇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奶綿羊新品種培育和健康養殖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工作。近五年發表文章36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擔任陜西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生態學分會理事,甘肅元生中新奶綿羊產業研究院院長等職務。
史懷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致力于奶山羊遺傳改良、泌乳生物學以及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出版《奶山羊養殖手冊》、《世界旱區羊業資源與利用》、《高效精準養奶山羊230問》、《奶山羊營養原理與飼料加工》、《羊肉與肉羊生產》等著作,獲得省、地級科學技術獎4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件。現為中國奶業協會奶山羊專業委員會秘書,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羊業分會理事,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奶山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
徐懷德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林加工利用分會會長,國家林業局新疆南疆林果業科技支撐專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評審專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分會理事,中國標準化委員會-辛香料分委會委員,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絲綢之路優質農產品科技創新聯盟棗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花椒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主持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主持獲地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三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件,發表論文近200多篇,主編規劃教材2本,主編著作9本,完成可研報告和規劃40多項,指導企業產業化開發產品50多項。
曹斌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奶羊和太香豬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擔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農村部奶山羊研究室主任,兼任陜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員,陜西省奶山羊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首席科學家、陜西省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席專家,國際奶羊產業協會主席,以及國家重大科技研究計劃評審專家、國家科技成果評審專家、第二、三屆國家轉基因安全委員會委員。有關發展奶羊產業和綠色畜牧業的建議得到前總理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的接見和批示,發展千億羊乳產業的建議被陜西省委省政府采納。